2023/7/18自由廣場》(北社評論)台灣邦交與外交的再思考(北社理事鄭睦群)

台灣邦交與外交的再思考

鄭睦群

有的國家擁有全世界的邦交國,但外交工作並不精彩;台灣的邦交國雖然少,但卻有著亮眼的外交成績,特別是在疫情突圍下的這幾年,並且展現在政治、經濟與軍事等不同的層面。單以今年的台美關係為例,三月蔡英文總統出訪美國直接會晤眾議院議長麥卡錫(Kevin McCarthy),六月更簽訂了「台美二十一世紀貿易倡議」,預計將成為兩國簽訂FTA的重要基礎。或許台美之間依舊沒有正式邦交,但兩國關係依舊愈來愈緊密。而安倍昭惠夫人近日將在台灣訪問,其先夫安倍晉三前首相提出「台灣有事論」的背景與動機,重點也不在台日間的邦交與否。

邦交與外交是兩個不同的概念,台灣正向世界證明這個道理。

一九七○年代,台灣遇到一連串的外交危機,先是失去聯合國的席位,再加上所謂「中美關係正常化」,不僅邦交國數字大崩盤,國內更瀰漫著一股強烈的「亡國感」。如此窘境除了國際情勢轉變之外,「漢賊不兩立,王業不偏安」的外交路線,也是讓自己走進了國際關係死角的主因,對中國亦是不接觸、不談判、不妥協的「三不政策」。退一步說,或許兩蔣有其固著或是表面上必須維持的意識形態,就如同中南海不太可能公開承諾放棄武力統一台灣。

李登輝在一九八八年一月繼任總統,隔(一九八九)年三月訪問新加坡,這也是台灣元首第一次訪問「非邦交國」。儘管沒有吟唱國歌、升國旗與二十一響禮炮等「排場」,但依舊與總理李光耀及代理總統林金山會面,媒體也以「台灣來的李總統」稱呼之。李登輝在返國的記者會上反覆強調,對於名稱不需要太計較,而是要了解國際現實與他人立場,並且為解決問題而忍耐。對於稱呼他「來自台灣的總統」,李登輝那一句「雖不滿意,但是可以接受」儼然成為外交名言,之後更領導台灣步上一條走向世界的「務實外交」之路。

綜觀李登輝及台灣務實外交的精粹,即頭銜職稱可以妥協,對話場域可以多元,實踐路線可以迂迴,唯一步一腳印的達成既定的目標,這至今依然是台灣主要的外交路線。當然,外交工作並不是不能被檢討,而今年三月宏都拉斯的離去亦實屬遺憾。但僅以邦交國的數量來衡量台灣的外交能量,那是錯誤與對現實的漠視。因此儘管邦交國少,近年台灣在疫情下幫助與走向世界;反觀中國,其幾乎與世界建交,但也近乎與世界交惡。因此重點不在於有無邦交,而是本身究竟是個怎麼樣的國家。

期待國人能給予台灣的外交工作者更多的肯定與信心,而月底李登輝前總統即將逝世滿三週年,也在此特別感念他對外交的遠見與貢獻。

(作者為台灣北社理事,淡江大學助理教授)

https://talk.ltn.com.tw/article/paper/1594415

更多 新聞